功放后级是纯功率放大器,负责将音频信号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声。
功放后级是音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将前级放大器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以驱动音箱发声,以下将从定义、特点、工作原理、与前级的区别、常见类型等多个方面详细解释功放后级:
一、什么是功放后级?
功放后级(纯后级功放)是指单纯进行音量放大的设备,需要前级的放大和控制,它的输入信号很单纯,主要是承接前级的输出,后级功放的主要作用是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功率,以推动音箱喇叭发出声音。
二、功放后级的特点
1、高功率输出:后级功放通常具有较高的功率输出,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和电压来驱动音箱喇叭,在HiEnd后级功放中,动辄数百瓦的功率输出是常见的,并且每声道独立装箱,特别注明是大电流设计。
2、低失真度:后级功放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注重降低失真度,以确保音频信号在放大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不同类型的功放(如A类、B类、AB类、D类等)在失真度上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追求低失真。
3、动态响应好:后级功放对动态和低频控制力方面影响大,能够很好地再现音乐中的动态变化和低频细节。
4、负载能力强:后级功放需要面对的是低阻抗的音箱喇叭,因此它必须具备强大的负载能力,能够在负载阻抗降低时仍然保持稳定的输出。
三、功放后级的工作原理
功放后级通过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然后受音源播放的声音信号控制,将不同大小的电流按照不同的频率传输给音箱,这样,音箱就能发出相应大小、相应频率的声音,从技术角度看,功放后级好比一台电流的调制器,它根据音频信号的变化来调整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四、与前级的区别
前级功放(前置放大器)主要用于初步放大和调节音量,它位于音源和功率放大器之间,前级功放可以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有源的前级使用电源把信号放大;无源的前级则只有调节音量的功效,相比之下,后级功放则专注于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功率以驱动音箱。
普通功放机一般带有20分贝的前级放大或音调、音量等调节功能,有多组输入;而纯后级功放只负责功率放大,最多只带音量调节,输入一般只有12组。
五、常见类型
1、A类功放:A类功放在任何时刻两个输出晶体管都处于导电状态,具有最佳的线性和最低的失真度,但效率较低。
2、B类功放:B类功放在无信号输入时不消耗功率,但在信号很低时失真严重。
3、AB类功放:AB类功放在性能上介于A类和B类之间,既有较好的线性也有一定的效率。
4、D类功放:D类功放(数码功放)效率最高,理论上可达百分之百,但工作复杂且成本较高。
功放后级是音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将前级放大器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以驱动音箱发出声音,后级功放在设计上注重高功率输出、低失真度和良好的动态响应能力,与前级相比,后级更专注于功率放大而非音量调节和音质处理,在选择功放后级时,需要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来决定合适的类型和品牌,注意搭配合适的音箱和音源设备以获得最佳的音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