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音网

新冠疫情的社会影响,新冠疫情的社会影响分析

新冠疫情的社会影响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新冠疫情的社会影响,并引用具体数据说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情况和对社会各层面的冲击。

新冠疫情的社会影响,新冠疫情的社会影响分析

疫情传播与患者数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3月发布的全球疫情周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20日,全球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4.68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07万例,美国累计确诊病例数最高,达到7950万例,死亡病例97.5万例;印度累计确诊4300万例,死亡52.1万例;巴西累计确诊2960万例,死亡65.7万例。

以美国2022年1月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的数据为例,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统计,2022年1月3日至1月9日这一周内,美国新增确诊病例超过450万例,创下疫情暴发以来单周新增最高纪录,1月3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00万例,达到1,082,549例,刷新全球单日新增纪录,同期,美国因新冠肺炎住院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4.5万人,7天平均每日死亡病例数达到1700例。

在欧洲地区,英国卫生安全局数据显示,2022年1月4日,英国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18,724例,创下该国单日新增最高纪录,整个1月份,英国累计新增确诊病例超过450万例,约占该国累计确诊病例总数的四分之一,法国公共卫生部门报告显示,2022年1月25日,法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501,635例,成为欧洲首个单日新增突破50万例的国家。

亚洲地区方面,韩国疾病管理厅数据显示,2022年3月16日,韩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621,328例,创下该国疫情暴发以来新高,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韩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多日保持在30万例以上,3月份累计新增确诊病例超过800万例,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显示,2022年2月3日,日本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突破10万例,达到104,999例,整个2月份,日本新增确诊病例超过300万例,是此前累计确诊病例数的近两倍。

经济影响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1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3.1%,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发达经济体经济萎缩4.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萎缩2.1%,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GDP下降3.4%,为1946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欧盟统计局报告称,2020年欧元区GDP下降6.4%,创下自1995年有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旅游业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国际游客人数较2019年下降74%,约为10亿人次,导致国际旅游收入损失约1.3万亿美元,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报告称,2020年全球航空客运需求(按收入客公里计算)同比下降65.9%,航空公司净亏损总额高达1264亿美元。

失业率在全球范围内大幅上升,美国劳工部统计显示,2020年4月美国失业率达到14.8%,创下自1948年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当月非农就业人数减少2050万人,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欧元区失业率上升至7.9%,较前一季度上升0.7个百分点,年轻人失业率高达17.1%,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2020年全球工作时间损失相当于2.5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全球劳动收入下降3.7万亿美元。

教育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统计显示,疫情高峰期全球有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亿学生停课,约占全球学生总数的90%,世界银行估计,疫情期间学校关闭可能导致这一代学生终生收入损失约1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调查发现,2020年秋季学期,美国92%的家庭报告孩子以远程学习为主,其中60%的家庭表示孩子完全远程学习,英国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1月,英格兰地区仅有15%的小学生和25%的中学生到校上课,其余学生均居家学习,日本文部科学省调查显示,2020年4月至5月,日本全国99%的公立中小学停课,约1280万学生受到影响。

学习损失方面,麦肯锡公司分析估计,美国学生在2020-2021学年平均落后4-5个月的学习进度,数学和阅读成绩下降尤为明显,英国教育捐赠基金会(EEF)研究发现,2020年9月开学时,英格兰小学学生的数学能力平均比预期水平落后3个月,荷兰教育研究机构ROA评估显示,荷兰学生在2020年春季学期远程学习期间,学习进度损失相当于在校学习时长的20%。

心理健康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3月发布的科学简报显示,全球焦虑和抑郁患病率在疫情第一年大幅上升25%,年轻人、女性和已有健康问题的人群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调查发现,2020年6月,40.9%的美国成年人报告至少一种心理健康状况症状,如焦虑、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一比例是2019年同期的三倍多。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数据显示,2021年初,英国成年人中有21%报告经历某种形式的抑郁,是疫情前的两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发现,2020年4月至8月期间,澳大利亚人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恶化,抑郁症状报告率从8.7%上升至12.4%,焦虑症状报告率从11.6%上升至14.8%,中国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调查显示,2020年2月疫情期间,中国公众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5%,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8.8%,失眠症状检出率为24.0%。

自杀率方面,日本警察厅统计显示,2020年日本自杀人数增加至21,081人,较2019年上升3.7%,其中女性自杀人数增长14.5%,美国CDC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自杀率下降5.6%,但12-17岁青少年因疑似自杀企图而急诊就诊的比例较2019年上升31%。

社会不平等加剧

新冠疫情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不平等,世界银行估计,2020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增加8800万至1.15亿人,是自1998年以来贫困人口首次增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报告称,疫情可能导致全球人类发展指数(HDI)出现自1990年该指数创立以来首次下降。

在疫苗接种方面,截至2022年3月,高收入国家约72%的人口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而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仅为13.1%,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非洲大陆仅有15.7%的人口完成疫苗接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疫苗分配不均导致"免疫鸿沟"扩大,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健康不平等。

性别不平等也在疫情期间恶化,联合国妇女署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女性就业率较2019年下降4.2%,而男性就业率下降3%,国际劳工组织估计,疫情期间女性承担了额外的无偿护理工作,平均每天增加4.2小时,是男性的三倍多,美国国家妇女法律中心(NWLC)分析发现,2020年9月美国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占比降至57%,是1988年以来最低水平。

新冠疫情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从公共卫生到经济发展,从教育体系到心理健康,无不受到深刻冲击,虽然各国已逐步进入疫情后复苏阶段,但其长期影响仍将持续显现,面对这场全球危机,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构建更具韧性的社会体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