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功率管主要分为两大类。
音响功率管是放大电路中用于提升声音信号强度的关键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音频设备中,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音响功率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按功率大小分类
1、大功率管:集电极耗损功率(PCM)大于1W的管子,如国产的3DD和3DA型以及日产的2SD和2SC型,这些管子通常用于高保真音响和专业音频设备中,能够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来驱动大型扬声器或在高负载条件下工作。
2、中功率管:介于小功率管和大功率管之间的管子,适用于中等功率需求的音频设备。
3、小功率管:PCM小于等于1W的管子,如日产的2SK系列、国产的3DG、3AX、3AG系列等,这些管子常用于便携式音频设备、小型功放机或作为前级放大器中的推动级。
二、按材料与结构分类
1、双极型晶体管(BJT):由两个不同极性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参与导电过程,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强的特点,但输入阻抗较低,容易受到温度影响。
2、场效应管(FET):包括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IGFET),主要利用电场效应控制导电沟道的宽窄来调节漏极电流,场效应管具有输入阻抗高、噪声低、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在高性能音频放大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按封装形式分类
1、金属封装: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适用于大功率管。
2、塑料封装:成本较低,但散热性能相对较差,多用于小功率管。
四、按工作方式分类
1、A类放大:输出级中两个(或两组)晶体管永远处于导电状态,无信号输入时也有满电流流入,因此失真最小,但效率最低。
2、B类放大:无信号输入时输出晶体管不导电,有信号输入时每对输出管各放大一半波形,效率高于A类,但存在交越失真。
3、AB类放大:结合了A类和B类的优点,在无信号或小信号时按A类工作模式,大信号时自动转为B类工作模式,以获得优良的音质并提高效率减少热量。
4、C类放大:较少听说,因其失真非常高,只适合在通讯用途上使用。
5、D类放大:也称为数码功放,理论上效率为百分之百,几乎不产生热量,因此无需大型散热器,机身体积与重量显著减少,但工作复杂,增加的线路本身难免有偏差,真正成功的产品较少且价格不菲。
五、按特定应用分类
1、胆机用功率管:如直热式功率管(如300B),其灯丝加热方式有交流或直流供电两种方式,胆机以其独特的失真和甜美独到的听觉享受而著称。
2、特殊用途功率管:如微波功率管、汽车音响用功率管等,这些管子根据特定的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和优化。
音响功率管种类繁多,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音频设备需求、预算以及对音质的要求来进行权衡,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建议在购买前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