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的“磁”指的是磁铁直径,如220mm;“芯”则指音圈直径,例如100mm。
喇叭的磁体与音圈参数详解
在探讨喇叭的性能时,两个关键参数常常被提及:磁体直径(简称“磁”)和音圈直径(简称“芯”),这两个参数直接影响了喇叭的功率、灵敏度以及瞬态响应等性能指标,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个参数的含义,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不同规格喇叭的主要参数,同时分析磁体性能对喇叭声音输出质量的影响。
一、多少磁与多少芯的定义
1、多少磁:指的是喇叭磁铁的直径大小,磁铁直径越大,其磁场强度越强,从而使得喇叭的功率更大,灵敏度也相对更高,瞬态响应更好,一个直径为100毫米的磁铁,我们通常称之为100磁。
2、多少芯:指的是喇叭音圈的直径大小,音圈直径越大,承受的功率越大,下限频率越低,但瞬态表现力可能变差,一个音圈直径为36毫米的喇叭,我们称之为36芯。
二、磁体性能对喇叭声音输出质量的影响
磁体性能是影响喇叭音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磁体体积相同、音圈相同的情况下,磁体的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B越大,作用在音膜上的推力也越强,功率相对也越大,SPL声压级(灵敏度)相对也越高,磁通量密度B越大,喇叭总品质因数Q值相对较低,瞬态响应也越好。
三、不同类型磁体的特性及选择
市场上常见的喇叭磁体主要有铝镍钴、铁氧体和钕铁硼三类:
1、铝镍钴:喇叭最早使用的磁体,具有高剩磁和低温度系数的优点,但其抗腐蚀性差且价格较贵,加工不便。
2、铁氧体:一般制成外磁式喇叭,磁性能相对较低,需要较大的体积才能满足喇叭的驱动力,其优点是价格便宜,性价比高;缺点是体积较大,功率较小,频率范围较窄。
3、钕铁硼:磁性能要远远优于铝镍钴和铁氧体,是目前喇叭上使用最多的磁体,尤其是高端喇叭,其优点是同等磁通量下体积小,功率大,频率范围宽,缺点是因为含有稀土元素,材料价格较高。
四、表格展示不同规格喇叭的主要参数
磁铁直径(mm) | 音圈直径(mm) | 磁体类型 | 功率(W) | 灵敏度(dB) | 频率范围(Hz) |
100 | 50 | 钕铁硼 | 100 | 95 | 5020k |
80 | 40 | 铁氧体 | 80 | 92 | 6020k |
70 | 35 | 铝镍钴 | 70 | 90 | 4018k |
五、选择喇叭磁体时的考虑因素
在选择喇叭磁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环境温度:根据喇叭工作时所处的环境温度确定应选择哪种磁体,不同的磁体耐温度特性不同,能支持的最大工作温度也不同,当磁体工作环境温度超出最大工作温度时,可能会出现磁性能衰减、退磁等现象。
2、磁通需求与磁体体积:综合考虑磁通需求和磁体体积来选择合适的磁性材料,在同样磁通量的要求下,钕铁硼磁体所需体积最小,铁氧体最大。
3、性价比: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磁体的价格因素,钕铁硼虽然性能优越,但价格较高;而铁氧体则因其价格便宜而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多少磁”和“多少芯”是衡量喇叭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在选择喇叭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来确定合适的磁体类型和音圈直径,还需要考虑环境温度、磁通需求与磁体体积以及性价比等因素来做出综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