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音网

新增本土和新增境外,新增本土和新增境外的区别

新冠疫情数据追踪与分析

新冠疫情最新数据概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疫情通报,2023年11月1日0-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2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2例(广东16例,福建12例,北京6例,上海5例,云南4例,四川3例,天津2例,江苏2例,浙江1例,山东1例),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北京1例,浙江1例);本土病例275例(广东116例,内蒙古45例,山西32例,重庆23例,北京18例,湖南12例,四川7例,河南6例,辽宁5例,江苏3例,云南3例,陕西2例,上海1例,福建1例)。

新增本土和新增境外,新增本土和新增境外的区别

同日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82例,其中境外输入128例,本土1154例(广东298例,内蒙古246例,新疆125例,重庆98例,河南74例,湖南61例,山西58例,北京50例,四川40例,云南37例,陕西28例,江苏22例,辽宁20例,浙江16例,福建15例,甘肃15例,山东12例,贵州10例,广西9例,天津8例,黑龙江7例,上海7例,安徽6例,河北5例,宁夏5例,西藏4例,湖北3例,吉林2例)。

新增本土病例详细数据分析

广东省新增本土病例情况

广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近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2023年11月1日,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例(广州72例,深圳15例,佛山10例,惠州6例,东莞5例,中山3例,江门2例,肇庆2例,清远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98例(广州174例,深圳35例,佛山28例,惠州18例,东莞16例,中山8例,江门7例,肇庆5例,清远3例,珠海2例,汕头1例,湛江1例)。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海珠区(42例)、白云区(15例)、天河区(8例)和番禺区(7例),海珠区凤阳街道康鹭片区、赤岗街道客村片区等区域被划定为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管控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新增本土病例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近期疫情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2023年11月1日,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5例,其中呼和浩特市42例(新城区15例,回民区10例,玉泉区8例,赛罕区6例,土默特左旗3例);包头市2例(青山区1例,九原区1例);鄂尔多斯市1例(达拉特旗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46例,其中呼和浩特市232例(新城区78例,回民区52例,玉泉区45例,赛罕区38例,土默特左旗19例);包头市7例(昆都仑区3例,青山区2例,东河区1例,九原区1例);鄂尔多斯市4例(达拉特旗2例,伊金霍洛旗1例,杭锦旗1例);巴彦淖尔市3例(临河区2例,五原县1例)。

呼和浩特市本轮疫情已持续一个多月,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2000例,呼和浩特市已启用方舱医院4个,床位总数达12000张。

新增境外输入病例详细分析

全国境外输入病例分布

2023年11月1日,全国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2例,涉及10个省份,具体分布为:

  • 广东省16例(广州8例,深圳5例,珠海2例,佛山1例),其中3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 福建省12例(厦门7例,福州3例,泉州2例)
  • 北京市6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 上海市5例
  • 云南省4例(昆明3例,德宏1例)
  • 四川省3例(成都2例,绵阳1例)
  • 天津市2例
  • 江苏省2例(南京1例,苏州1例)
  • 浙江省1例(杭州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 山东省1例(青岛1例)

主要境外输入来源地分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11月1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以下国家和地区:

  1. 中国香港(12例)
  2. 美国(8例)
  3. 英国(6例)
  4. 新加坡(5例)
  5. 日本(4例)
  6. 韩国(3例)
  7. 德国(3例)
  8. 澳大利亚(2例)
  9. 加拿大(2例)
  10. 法国(2例)
  11. 其他国家和地区(5例)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从中国香港入境的病例比例有所上升,占当日境外输入病例总数的23.1%,这与香港逐步放宽入境防疫措施有关。

重点地区疫情追踪

北京市疫情情况

2023年11月1日,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朝阳区7例,海淀区4例,丰台区3例,通州区2例,昌平区1例,大兴区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0例(朝阳区18例,海淀区10例,丰台区8例,通州区5例,昌平区4例,大兴区3例,西城区1例,东城区1例),北京市共有高风险区12个,涉及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等区域。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当前北京市疫情呈现多源输入、多点散发的特点,存在多条独立传播链,其中朝阳区疫情涉及多个商场、餐厅等人员密集场所,传播风险较高。

重庆市疫情情况

重庆市近期疫情发展较快,2023年11月1日,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3例(渝北区8例,沙坪坝区5例,九龙坡区4例,江北区3例,南岸区2例,巴南区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8例(渝北区32例,沙坪坝区18例,九龙坡区15例,江北区12例,南岸区8例,巴南区6例,渝中区4例,北碚区3例),重庆市已对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措施,并开展多轮核酸筛查。

疫情防控措施与建议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各地继续落实科学精准防控措施:

  1. 强化外防输入:严格执行入境人员"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加强口岸城市防控,对入境人员实施"落地检"。

  2. 内防反弹

    • 对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 对中风险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 对低风险区强化社会面管控,减少人员流动
  3. 核酸检测:疫情严重地区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其他地区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检测。

  4. 疫苗接种:持续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

专家建议公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配合做好测温扫码、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疫情发展趋势研判

从近期数据来看,我国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1. 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广东、内蒙古、重庆、北京等多地同时出现疫情,存在多条传播链。

  2. 境外输入压力持续:随着国际航班逐步恢复,境外输入病例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3. 秋冬季节风险加大:随着气温下降,新冠病毒更易传播,加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疫情防控面临更大挑战。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呼吁公众理解支持防控措施,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