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音网

新冠肺炎疫情陕西七月,7月10日陕西新冠肺炎

数据回顾与分析

陕西七月疫情概况

2022年7月,陕西省经历了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根据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官方数据,7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6例,其中本土病例172例,境外输入病例14例;无症状感染者累计报告328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0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6例。

新冠肺炎疫情陕西七月,7月10日陕西新冠肺炎

从地域分布来看,西安市是本轮疫情的重点地区,7月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2例,占全省总数的82.56%;宝鸡市报告12例,咸阳市报告8例,渭南市报告5例,其他地市报告5例,无症状感染者方面,西安市报告246例,占全省总数的81.46%;宝鸡市报告21例,咸阳市报告15例,渭南市报告12例,其他地市报告8例。

疫情发展时间线

7月1日-7月10日:陕西省疫情相对平稳,这10天内全省仅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15例,均为境外输入关联病例或省外输入病例,未出现本地社区传播。

7月11日-7月20日:疫情开始出现反弹,7月11日西安市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3例本土阳性病例,经基因测序确定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此后10天内,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迅速攀升至68例,无症状感染者增加至127例,其中7月15日单日新增达到峰值,当日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4例。

7月21日-7月31日:疫情进入快速传播期,由于BA.5变异株传播力强、隐匿性高的特点,这11天内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6例,无症状感染者160例,7月25日出现本轮疫情单日最高新增,当日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例,无症状感染者42例,此后在严格防控措施下,新增病例数开始缓慢下降。

具体数据分析

确诊病例数据分析

根据陕西省卫健委公布的详细数据,7月份陕西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呈现以下特点:

  1. 年龄分布:186例确诊病例中,18岁以下26例(13.98%),18-59岁132例(70.97%),60岁以上28例(15.05%),显示中青年群体感染比例较高。

  2. 性别比例:男性102例(54.84%),女性84例(45.16%),男性略多于女性。

  3. 临床分型:普通型158例(84.95%),轻型28例(15.05%),无重型和危重型病例报告。

  4. 疫苗接种情况:完成全程接种162例(87.10%),未完成全程接种24例(12.90%),其中8例为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疫苗。

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分析

328例无症状感染者的详细情况如下:

  1. 年龄分布:18岁以下58例(17.68%),18-59岁223例(67.99%),60岁以上47例(14.33%)。

  2. 性别比例:男性176例(53.66%),女性152例(46.34%)。

  3. 疫苗接种情况:完成全程接种291例(88.72%),未完成全程接种37例(11.28%)。

区域分布详情

西安市: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7月累计报告142例确诊病例和246例无症状感染者,疫情主要集中在雁塔区(确诊病例56例,无症状感染者98例)、碑林区(确诊病例34例,无症状感染者58例)和新城区(确诊病例28例,无症状感染者46例),其他区县相对较少。

宝鸡市:报告12例确诊病例和21例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集中在新一轮疫情的首发病例所在的金台区(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14例)。

咸阳市:报告8例确诊病例和15例无症状感染者,秦都区占比较大(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

渭南市:报告5例确诊病例和12例无症状感染者,临渭区为主要区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

防控措施与效果

面对7月疫情反弹,陕西省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1. 核酸检测:7月11日起,西安市在主城区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超过4500万人次,检出阳性病例187例,占总检出量的53.43%。

  2. 风险区域划定:全省共划定高风险区28个(西安市23个,宝鸡市3个,咸阳市2个),中风险区56个(西安市48个,宝鸡市5个,咸阳市3个),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3. 流调溯源:全省投入流调人员3200余人次,排查密切接触者1.2万余人,次密切接触者3.8万余人,全部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4. 医疗救治:启用定点医院8家,床位1200张;方舱医院2家,床位2000张,累计收治确诊病例186例,无症状感染者328例,无死亡病例报告。

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从7月28日开始,全省新增感染者数量呈现下降趋势,7月3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降至5例,无症状感染者降至9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病毒基因测序结果

陕西省疾控中心对7月疫情中的108例阳性病例标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

  1. 病毒株类型: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中BA.5.2分支86例(79.63%),BA.2分支22例(20.37%)。

  2. 传播链分析:共发现7条主要传播链,其中3条与境外输入病例相关,2条与省外输入病例相关,2条来源尚不明确。

  3. 变异情况:BA.5.2分支病毒的平均Ct值为23.5,低于BA.2分支的26.8,显示病毒载量更高,传播力更强。

经济社会影响

7月疫情对陕西省经济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1. 旅游行业:全省接待游客数量同比下降42.3%,旅游收入减少约58亿元,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等主要景区游客量不足常年同期的30%。

  2. 餐饮零售:西安市餐饮企业营业额平均下降65%,中小型餐饮店闭店率超过20%,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38.7%。

  3. 交通运输: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69.3%,日均起降航班不足300架次,铁路客运量下降54.2%。

  4. 工业生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至72.5%,低于正常水平约10个百分点,特别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受影响较大。

经验总结与启示

通过对陕西省7月疫情防控工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经验:

  1. 早发现早处置是关键:西安市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首发病例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为控制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2. 精准防控减少影响:通过科学划定风险区域,最大限度减少了防控措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全省没有采取全域静态管理。

  3. 科技支撑提升效率:广泛应用"一码通"、场所码等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流调溯源和风险人员排查的效率。

  4. 医疗资源充足保障:提前准备的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床位满足了救治需求,没有发生医疗资源挤兑。

  5. 公众配合至关重要:广大群众自觉遵守防疫规定,积极配合核酸检测、流调等工作,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陕西省7月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就能够有效控制疫情传播,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