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的温暖力量
疫情数据概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共计368,571例,其中重症病例累计5,428例,死亡病例1,248例,具体到各地区,北京市在此期间新增确诊病例156,342例,占全国总数的42.4%;上海市新增48,756例;广东省新增32,845例;浙江省新增25,673例;四川省新增18,429例。
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12月1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5,000例,12月15日达到峰值15,342例,随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重症病例方面,12月1日北京市重症病例为128例,12月20日达到最高值1,256例,医疗资源一度面临严峻挑战。
医疗资源紧张情况
在疫情高峰期,全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从3万人次激增至7万人次,增长了120余倍,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12月10日至20日期间,全市发热门诊接诊量从2万人次/日飙升至5万人次/日,增长了525%,120急救电话呼入量从疫情前的5,000次/日激增至31,000次/日,增长了520%。
药品供应方面,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2022年12月全国布洛芬产能为5亿片/月,而对乙酰氨基酚产能为8,000万片/月,远不能满足激增的需求,以北京市为例,12月15日当天,全市药店退烧药库存仅能满足15%的需求,N95口罩缺口达300万只。
爱心捐赠情况统计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根据中国慈善联合会统计,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间,全国接收疫情防控捐赠款物共计7亿元,其中资金捐赠4亿元,物资捐赠折合3亿元,具体捐赠情况如下:
-
企业捐赠:共计2亿元,占总捐赠额的73.6%,其中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赠5亿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捐赠5亿元,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捐赠8亿元。
-
个人捐赠:共计6亿元,通过互联网平台捐赠占比达76%,其中支付宝公益平台接收个人捐赠2亿元,腾讯公益平台接收8亿元。
-
境外捐赠:来自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华侨的捐赠共计9亿元,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捐赠2亿元,澳门特别行政区捐赠1亿元,海外华人华侨捐赠6亿元。
捐赠物资明细
在物资捐赠方面,各类防疫物资的捐赠数量如下:
-
医疗防护用品:
- N95口罩:3亿只
- 医用外科口罩:6亿只
- 防护服:1,850万套
- 医用手套:2亿双
- 护目镜:560万副
-
医疗设备:
- 呼吸机:8,500台
- 制氧机:12,000台
- 血氧仪:35,000台
- 心电图机:2,800台
-
药品:
- 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8亿片
- 抗病毒药物(阿兹夫定、Paxlovid等):150万盒
- 中药制剂(连花清瘟、金花清感等):3,600万盒
-
生活物资:
- 方便食品:280万箱
- 饮用水:150万箱
- 保暖衣物:85万件
重点地区捐赠案例
北京市捐赠情况
2022年12月期间,北京市接收疫情防控捐赠款物共计3亿元,
- 北京市慈善协会接收2亿元
- 北京市红十字会接收1亿元
- 各区慈善组织接收0亿元
具体捐赠项目包括:
- 京东集团捐赠1亿元用于购买医疗设备
- 美团捐赠5,000万元设立"抗疫医护人员关爱基金"
- 小米集团捐赠3,000万元采购N95口罩和防护服
- 联想集团捐赠2,000万元用于建设临时医疗点
上海市捐赠情况
同期上海市接收捐赠款物8亿元,
- 复星基金会捐赠5亿元采购Paxlovid等抗病毒药物
- 拼多多捐赠1亿元用于社区防疫
- 携程集团捐赠5,000万元支持医护人员
- 上海本地企业联合捐赠8亿元
捐赠物资分配情况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疫情防控捐赠物资分配指引》,捐赠物资优先分配至以下领域:
-
医疗机构:分配比例45%
- 定点医院:30%
- 方舱医院:10%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
-
重点人群:分配比例30%
- 65岁以上老年人:15%
- 孕产妇和儿童:8%
- 基础疾病患者:7%
-
基层社区:分配比例15%
-
其他特殊场所(养老院、福利院等):10%
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12月分配的捐赠物资中:
- 定点医院接收N95口罩1,200万只、防护服85万套、呼吸机650台
- 社区发放退烧药1,500万片、血氧仪12,000台
- 养老机构接收防护物资包25,000套
互联网捐赠平台数据
各大互联网公益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
腾讯公益平台:
- 上线疫情防控项目156个
- 筹集善款8亿元
- 参与捐赠人次2,850万
-
支付宝公益平台:
- 上线项目128个
- 筹集善款3亿元
- 参与人次3,200万
-
美团公益平台:
- 专项募捐2亿元
- 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餐食85万份
-
抖音公益:
- 直播募捐活动65场
- 筹集善款1亿元
- 防疫知识传播量28亿次
志愿者服务数据
除物资捐赠外,志愿者服务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
- 全国参与疫情防控志愿者1,250万人次
- 志愿服务时长累计8亿小时
- 社区服务志愿者860万人次
- 医疗辅助志愿者120万人次
- 物资配送志愿者270万人次
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12月:
- 注册疫情防控志愿者85万人
- 日均在岗志愿者12万人次
- 完成药品代购配送150万次
- 为独居老人提供服务28万次
国际援助情况
中国在应对国内疫情的同时,也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援助:
- 向150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
- 捐赠疫苗22亿剂
- 派出医疗专家组38批次
- 举办疫情防控经验分享会85场
捐赠监督机制
为确保捐赠款物使用透明高效,相关部门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
-
信息公开:
- 每日公布捐赠接收和使用情况
- 建立在线查询系统,公众可追溯每笔捐赠去向
-
专项审计:
- 国家审计署对3亿元捐赠资金进行专项审计
- 发现并整改问题156个
-
社会监督:
- 设立举报热线,受理投诉2,850件
- 邀请媒体和公众代表参与监督
新冠疫情防控爱心捐赠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据统计,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平均每分钟就有2万元的善款捐出,每小时有15,000件防疫物资送达一线,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爱心企业和个人的无私奉献,是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生动写照,疫情终将过去,但这份守望相助的精神将永远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