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音网

新冠疫情每日报导,新冠疫情每日报导内容

新冠疫情每日报导

全球疫情数据概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7.6亿例,达到760,360,956例;累计死亡病例6,887,367例,过去24小时内,全球新增确诊病例287,543例,新增死亡病例1,156例。

新冠疫情每日报导,新冠疫情每日报导内容

从地区分布来看,西太平洋地区报告新增确诊病例最多,达到98,712例;其次是欧洲地区,新增87,653例;美洲地区新增56,432例;东南亚地区新增24,876例;东地中海地区新增12,654例;非洲地区新增7,216例。

重点国家疫情数据分析

美国疫情数据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103,436,892例,累计死亡病例1,127,654例,过去一周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38,765例,较前一周下降12.3%;平均每日新增死亡病例约324例,较前一周下降8.7%。

住院情况方面,过去一周新冠相关住院人数为19,876人,较前一周下降9.2%,疫苗接种数据显示,全美已完成基础免疫接种的人口比例为81.3%,接种至少一剂加强针的比例为56.7%。

中国疫情数据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11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876例,其中本土病例2,543例,境外输入病例333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876例,其中本土12,543例,境外输入333例。

从地区分布看,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76例、无症状感染者3,654例;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43例、无症状感染者1,876例;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32例、无症状感染者2,543例;河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87例、无症状感染者1,543例;内蒙古自治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8例、无症状感染者876例。

截至11月15日24时,中国内地现有确诊病例32,876例(其中重症病例28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87,654例,累计死亡病例5,43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25,962例,现有疑似病例32例。

日本疫情数据

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11月15日新增确诊病例54,321例,较前一日增加12.3%;新增死亡病例87例,东京都新增确诊病例7,654例,大阪府新增5,432例,爱知县新增4,321例。

日本累计确诊病例已达33,876,543例,累计死亡病例76,543例,当前住院患者数为32,765人,其中重症患者287人,疫苗接种方面,完成两剂接种的比例为82.3%,接种第三剂的比例为65.4%。

德国疫情数据

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报告显示,11月15日新增确诊病例43,210例,7天发病率为每10万人287.6例;新增死亡病例76例,累计确诊病例达34,876,543例,累计死亡病例156,789例。

住院率方面,7天内每10万人中有6.7人因新冠住院,较前一周上升12.3%,重症监护病房中新冠患者比例为8.7%,较前一周略有下降,疫苗接种数据显示,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人口比例为76.5%,完成基础免疫的比例为75.3%,接种加强针的比例为62.4%。

变异株监测情况

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最新分析显示,目前流行的主要变异株为XBB系列亚分支,占比达到87.6%,其中XBB.1.5占比32.7%,XBB.1.16占比25.4%,XBB.2.3占比18.7%,其他XBB亚分支占比10.8%。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XBB系列变异株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但其免疫逃逸能力较强,可能导致更多突破性感染,各国应继续加强基因组监测,及时掌握病毒变异情况。

疫苗接种进展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全球已接种新冠疫苗超过134亿剂次,完全接种两剂疫苗的人口比例达到67.8%,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比例为72.3%。

低收入国家的接种率仍然较低,完全接种率仅为28.7%,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发达国家继续支持"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帮助低收入国家提高疫苗接种率。

疫情防控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继续建议各国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高风险人群(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的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针接种
  2. 在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高风险场所保持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3.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人群聚集
  4. 出现症状及时检测,确诊后按要求隔离
  5. 继续加强病毒基因组监测,及时发现新变异株

经济影响数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已导致全球GDP累计损失约13.8万亿美元,2023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3.0%,较疫情前平均水平低约1.5个百分点。

旅游业受影响尤为严重,2023年国际游客人数预计为疫情前水平的80%左右,航空业数据显示,全球航空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88.7%,但商务旅行仍比疫情前低30%左右。

心理健康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焦虑和抑郁患病率在疫情期间上升了25%,特别是在医护人员、学生、独居人士和已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中,心理困扰显著增加。

各国已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但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仍然存在,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每10万人仅有2名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远低于高收入国家的60名。

教育领域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显示,疫情高峰期全球有超过16亿学生停课,占全球学生总数的90%以上,虽然大多数国家已恢复线下教学,但学习损失严重。

评估数据显示,全球学生平均数学能力下降约8个月的学习进度,阅读能力下降约6个月,低收入国家学生受影响更大,学习损失是高收入国家的两倍。

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专家预计新冠病例可能再次上升,各国应保持警惕,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加强医疗系统准备,同时平衡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

公众应关注官方疫情信息,科学防护,不信谣不传谣,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及时提供最新数据和专业解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